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就业指导>>阅读文章

代表委员热议:如何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4日    阅读次数:4892
    多管齐下
  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网友“或许不曾结束”:现在大学毕业生一窝蜂参加公职类考试的行为,很多并非自己所愿,除了所谓“铁饭碗”稳定待遇诱惑外,还有部分原因是一些中小企业并不愿花精力培养应届生,刚毕业的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去参加各种考试,陷进一个为就业而考试的怪圈。
  网友“冯钦睿叫做长颈鹿”: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原因有很多,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是其中的大问题,若是能提高工资待遇和社会基本保障,相信问题就能容易解决很多。
  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导致海南就业市场出现“两难”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部分大学生薪酬待遇期望值过高、产业结构尚需转型升级、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和社保较低,就业供需信息不畅通等。编者认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需多管齐下,多开“良方”综合解决。
  李建保代表建言:
  摆正择业心态合理规划目标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特派记者 魏如松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上受关注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李建保是海南大学校长,他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大学生和家长都应理性对待就业问题,摆正心态,培养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李建保谈到,家长和大学生都要正确面对就业问题,对求职的期望值不能过高,“一些热门岗位总是有限,‘千军万马’争考一个岗位难度很大。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梦想成真,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梦想,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目标。”
  “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招聘时,不要太看重薪酬。刚毕业的学生,职业发展还没有定型,能有好的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很重要,不要把待遇高低看太重。”李建保说。
  李建保还从学校的角度谈了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看法。他说,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对学生的培养方式至关重要。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等方面,要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要注重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鼓励和支持大学生通过多渠道分散就业压力。
  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李建保建议,可以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将创业教育贯穿于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引导学生从专业切入,开展特色创业。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启发创业思维。
  “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为大学生创建‘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者搭建支撑平台,提供创业信息、场地、保障及相关的公益性服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站式’孵化服务。”李建保还提出,政府要成为高校和企业间的纽带,加强校企合作。让高校到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派驻学生实习。让企业到高校举行专场招聘会,通畅高校到企业的人才输送通道。
  “能够学到就业本领,还要有公平竞争的机会。”李建保还特别谈到,政府在扩大就业渠道的同时,还要提供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他说,“首先,就业程序要公平、公正。政府要进一步规范相关程序,希望国家能够完善相关就业的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制度保障。”(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
  史贻云委员建言:
  政府和社会应共同扶持大学生创业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特派记者胡续发
  “大学生就业难,喊了多年,仍然还是难。”今天上午,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我省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史贻云指出,全社会尤其是政府要真正重视起来,切实拿出措施推动这一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之一是“缺乏工作经验”,而我国一些大学并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史贻云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及高校应牵线搭桥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政府要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选送实习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大学生实践经验,给用人单位择优选聘的机会,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给予一定报酬。
  大学生是最适合创业的群体,大学生创业又是培养具有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要途径。史贻云认为,社会各界都应行动起来,共同扶持大学生创业。
  “首先,我们要营造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氛围。”史贻云建议,要通过各种媒介,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创业、乐于创业、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此外,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能力,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心理、管理和经营素质。
  大学生创业,政府应当给予支持。史贻云建议,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人事管理、户籍管理、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创业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逐步推行创业吸纳就业奖励措施;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贷款门槛,提高大学生创业贷款最高额度,延长大学生创业贷款期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扶持。
  “我们还应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大学生创业。”史贻云认为,可以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工商联和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广泛动员各方面社会力量,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结对帮扶,帮助那些有创业想法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提高创业本领,成就创业梦想。(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
  省人力资源局副局长赵微:
  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能干得好留得住
  本报记者张惠宁通讯员王子威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将其摆在整个就业工作的首位。”3月9日,就我省今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省人力资源局副局长赵微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时直言,大学生就业形势今年依旧严峻。
  据了解,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将达到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而我省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6万人,比去年增长约10%。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势必增加了就业难度。赵微分析说,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部分行业、企业招聘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仍在下降。
  赵微认为,今年我省将着重于以下几项工作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项活动。如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月、就业见习对接会、网络招聘联盟、厅局长就业宣讲进校园、民营企业招聘周和各类校园招聘活动等等;二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据了解,我省自2011年开展就业见习以来,仅省本级就建立了上百家就业见习基地,共有1500多名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留用率达到54%;三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在信息发布、就业指导、档案接收、职业介绍等方面,扎实做好就业服务;四是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
  “公务员考试很热,但公务员招收的岗位很少,从就业市场的分析来看,大部分的就业岗位还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的。”为此,赵微希望广大的毕业生能转变观念,到基层就业,锻炼自己,先就业,再择业。同时,各有关方面也应在接纳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时,要避免政策“踩空”和衔接不好的情况,让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本报海口3月10日讯)
  海南视点
  有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我省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6万人,比去年增长约10%。可以预见,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我省每年都举办多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大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不少岗位。
  苏进平(图中戴眼镜者)大学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到海口桂林洋养殖咸水鸭,起步艰难但勇气可嘉。
  曾南春(中)大学毕业后,带着一帮同学成立了金箍棒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承接门窗的安装生意,以创业实现了就业。
 
  阅读延伸
  大学生创业究竟难在哪?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种种“拦路虎”,专家认为,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启动资金。除了家庭资助,绝大部分创业大学生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目前,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积攒下来部分资金,但创业初期的花销,经常会远远超支。
  二是缺乏市场经营经验。大学生有激情、有抱负,但在实战中往往是“眼高手低”,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在创业过程中很可能会因“纸上谈兵”而败北。
  三是心理承受能力弱。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学校生活,相对风平浪静少有挫折,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创业者们也普遍比较脆弱。其实无论何种创业都会有风险,创业的同时即应该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能够经得起市场的锤炼。
  四是创新能力不强。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很多大学生只看到他人成功后的表象,不顾时间、地点的差异,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步他人后尘,自己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五是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很多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创业项目和自己所学专业不相符,或是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用不上。如此的“不搭界”既是所学知识资源的浪费,又是对创业时机的延误。
 
(来源:海南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